第31章香椿香椿炒鸡蛋
杜甫曾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春日一到,汴京城的热闹繁华也好似翻了一番,四处花团锦簇,游人如织,富贵者走马踏青,平头百姓也出门游逛。
一时间,四处可见丽人们头戴飘纱斗笠,策马而行。
也多亏了这片好春光,柳金枝的食摊人流不减反增,每日稳定收入五百文左右,家里的高粱坛子也是越来越重了。
一家人便商量着拿出一笔钱来出去耍个来回,也不辜负这难得的和煦日子。
正好这时应天爵、项志轩一同来叩门首。
“妹子!妹子!”应天爵一进门就嚷嚷开了,“你快些出来。”
柳金枝走出门来,笑道:“应大哥,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回可又有什么喜事寻我?”
项志轩笑道:“柳娘子金口,当真是喜事。”
“我今日与杏安兄弟做成了一笔生意,也是太高兴了。”应天爵脸色红润,极为高兴,“傅府叫我帮忙去一趟秦淮运货,要是干得好,说不定会给些银两给我,叫我当个铺子掌柜呢!”
应天爵觉得,这一定是他帮衬柳金枝的事情被杏安知道了,杏安后头的主子一时高兴,就给了他这个恩典。
所以他更要来和柳金枝打好关系
也就道:“现在开春了天气暖和,不如咱们一块儿出去踏青?我再派人叫上潘安玉一块,喝喝酒,吃吃菜,痛痛快快耍一天。”
这与柳金枝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不过柳霄近来发愤温书,没时间和他们出去,就只带月牙和杜卫。
柳金枝就笑道:“承蒙应大哥相邀,我没有不答应的。”
应天爵拍手一笑,道:“妹子豪爽!走走走,我去租驴车,咱们这就往城外去!”
作为汴京城第一帮闲,应天爵认识的人极多,不多时就找来两辆宽敞驴车,载了他们一行人出了城。
城外春光比城内更甚,所谓草长莺飞,所见之处凡是春色皆是翠色欲滴。连绵起伏的群山如同一片绿色波浪,风吹林响,高低起伏,波涛汹涌。
一行人寻了处可以乘凉的大槐树,树下有石凳四五个,中间坐落一张石桌,桌面颇大,可以容纳五人围坐。
几个人都笑运气好,赶紧卸下随身带着的包袱皮儿去占桌子。
柳金枝正拿手帕擦石凳呢,这时耳边传来一道清朗的男声,带着十足的兴奋。
“柳姐姐!应大哥!项兄!”
众人抬眸一望,只见融融春日之下,一名身着束袖修身茜红锦衣,脖颈上带一个金玉项圈的少年郎,手执马鞭,鲜衣怒马而来。
是潘安玉!
众人一喜,正要上前去迎。
刚上钱,却发现潘安玉身后还跟着一个冷峻青年。
青年眉眼锋利俊美,手指上戴着诸多红蓝宝石戒指,富贵大气,腰间又有一条价值千金的明玉带,绚丽夺目。
可谓是浑身的珠光宝气。
而比起潘安玉的少年意气,他更显沉稳,只是信马慢游,不急不缓地到了众人面前。
众人登时不由得面面相觑。
他们只是叫潘安玉过来,没想到潘琅寰也跟着一块儿来了。
这位老兄的性格可是一等一的目中无人,傲慢
自大。
是个硬茬子!
应天爵觉得棘手,但出于礼数,还是与项志轩一同对潘琅寰叉手下拜。
“这……潘大官人怎的来了?我们也无甚准备。”
应天爵小心笑道。
潘琅寰翻身下马,目光缓缓从站在后头的柳金枝身上扫过,淡声道:“小弟向来胡闹惯了,我担心他在踏青时给你们添麻烦,故而过来看顾。”
潘安玉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分明就是你自己想出来,还赖我。”
却叫潘琅寰不紧不慢地瞥了一眼,登时寒毛倒竖,赶紧住了嘴,往项志轩那边躲了躲。
正好项志轩接过话题,笑道:“这么好的春光,没有美食可就辜负了。所以来之前我就与潘兄商量,特意带了些炊具来。咱们几个人一人出一道菜,岂不妙哉?”
把做菜当乐趣。
宋朝文人在这方面真是大俗当大雅。
柳金枝在厨艺方便拿手,不过是做一道菜,自然没什么好拒绝的。
潘安玉就更愿意了。
在家里头潘琅寰就不许他进膳房,这回好不容易能过把当膳工的瘾,登时活泼起来,乐呵呵地说:
“炊具就在后台的驴车上,项兄,咱们去搬来,正好我做菜的时候你还能搭把手。”
就拉着项志轩一块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