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柒灵脑海中突然闪过棉花和土炕的念头。
棉花是一种极佳的御寒材料,而土炕则是一种传统的取暖方式,非常适合平民百姓使用。
此外,鸭绒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暖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衣服和被子。
古柒灵立刻找到老祖,请求他再派遣一批人给自己。
接下来,她将主要学习如何制作土炕以及用鸭绒制作衣服和被子。
土炕的制作技术对于全国来说都非常重要,学会之后应该尽快传授给那些会下雪、冬天比较寒冷的地方。
以供百姓取暖,防止冬天再有人被冻死。
同时,还要提前准备好御寒赈灾等措施,这些都是刷百姓好感的好机会,可以增加他们对大秦的归属感。
而鸭绒被和鸭绒服则是专门为贵族和有钱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收割钱财。
毕竟,这些人对于品质和舒适度的要求更高。
半个月后,御寒赈灾的等措施以及土炕的制作方法一起传递向全国各地的官府和千家万户。
一个月后,少量的鸭绒被和鸭绒服问世,它们不仅轻便舒适,而且非常暖和。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秋季丰收的季节。
这一年,土豆、红薯和玉米都迎来了大丰收,堆积如山的粮食让人惊叹不已。
数量如此之多的土豆、红薯和玉米,朝野上下都为之沸腾。
毕竟,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收获了这三种高产食物之后,接下来的关键任务就是妥善保存它们,以便作为优良的种子进行后续的种植。
同时,还需要开始挑选那些具有较强抗寒能力的土豆品种。
因为南方冬季的气候相对温和,适合土豆的生长,通常在每年的月初到月中旬这段时间内,都可以进行土豆的种植。
红薯也是如此,同样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于南方进行种植。
这样一来,这两种作物在南方种植几个月后,就能够收获一批新的粮食。
这不仅能够在万一遇到夏季干旱的情况下,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粮食保障。
减少对朝廷赈灾的依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紧张的局面。
然而,北方的气候较为寒冷,与南方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在北方种植土豆和红薯,需要等到明年的月中旬左右,那时的气温才较为适宜。
当然,为了避免南北方之间因为种植高产粮的差异而产生争执,你先有,我还没有,你能种的多,我种的少等。
所以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争执。
就像现代社会中,南北方对于豆腐脑的口味之争异常激烈,而且双方都不愿意轻易妥协。
那么豆腐脑到底是甜的更好吃?还是咸的更好吃呢?
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没有定论的话题。
接下来,将会把一部分用作种子的土豆和红薯带到南方,继续进行一轮种植。
这次的种植活动将由官方组织实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看管,以确保这些种子不会过早地流入民间。
会先耐心等待,直到南方的三月和北方的四月,这两个时间节点对于土豆和红薯的生长来说都是非常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