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比起从一个地方集中征兵,广而浅地多次征兵可能更划算。但是,武官们对“粗鲁”一词并没有表示同意。
“……卢佩塔殿下的故乡在哪里?”
听到武官的质问,我看了看卢佩塔。
“……………………维德堡村”
看起来非常不想说。也许她觉得自己被抓住了把柄。但是卢佩塔和梅鲁金的经历已经在纽尼里市记录完毕,隐瞒没有意义。
武官这次对卢佩塔提出了问题。
“可以说是维德堡市的农村或开拓村吗?”
艾尔欧大陆的行政多以城市为单位划分。农村和城镇等以就近城市的跟班形式进行管理。
“是的,是有雾场的村子”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习惯,据说在大陆旅行的人在谈论出身地的时候都是以城市为单位来表现的。
例如,纽尼里市民前往雷维奥斯领地时,大多回答“纽尼里市”,而不是“库沃路丁奇领地出身”。
就像爱知县名古屋市出身的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回答不是爱知县出身而是名古屋出身一样,同样适用神奈川·横滨的说法。
而纽尼里市附近村镇出身的人则会回答“纽尼里市”或“纽尼里村”。
因为直接说出村子的名字会被误解。
卢佩塔的故乡的正式名称似乎是“寄雾村”,但同名的乡村在艾尔欧大陆上大概有很多。
纽尼里市近郊也有。
因此,如果卢佩塔在纽尼里市内自我介绍说“我是寄雾村出身”,就会被误认为是纽尼里市属的寄雾村出身。
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出身于维德堡市寄雾村”。
但是,这种冗长的对话无论怎么想都很麻烦。
“我是维德堡村人”这一聚焦于城市的说法被固定下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顺便一提,我是最近才知道旅人的这种习惯的。我还以为修皮亚杰克境内有个叫维德堡的村子。我甚至在想,是不是跟维德堡市有关的村子。
“恐怕是在谋求收紧征兵政策。他们认为,在维德堡附近,拿孩子做威胁比直接威胁父母更有效。这不是草率的应对,而是适当的判断”
维德堡市与其所属农村的关系与其说是父子,不如说是兄弟。
城镇和村庄不是挂靠在一个大城市所产生的,而是由各地的村落联合起来,使整个地区得到展的模式。
这些都是传闻,但类似的城市在库沃路丁奇的领地也有好几个,所以很容易想象。
这样的地区大都没有土地癖好,或者说是平均适合居住和农地的地方很多。
只要想住,基本上哪里都可以住,所以村落散布在地域的各个角落。
特别的都市很难成长,而规模大的城镇和村庄却不断诞生。
据说卢佩塔的故乡那个寄雾村也相当大。
“也就是说,如果吊死小儿子,其他兄弟也会惊慌失措吗……”
正因为立场相似,下一个是自己的村庄,还是自己的城市,一定会有强烈的危机感。
“是的。维德堡有很多城镇和村庄,摧毁一两个也没什么”
卢佩塔表情僵硬。我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吧。但是,这是领主的想法。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有必要进行收尾……修皮亚杰克领地人民的厌战情绪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烈”
“原来如此”
至少领主方面没有人同情卢佩塔的烦恼,这点我很清楚。
我有必要一边考虑这一点一边贴近她。
如果表现出敷衍了事的姿态,武官对卢佩塔的间谍嫌疑将进一步加强。
“那么,卢佩塔想问我什么?”
最初的问题是关于库沃路丁奇军和修皮亚杰克军的决战时间。
“一边联络领主说要回去,一边尽可能延迟返回,等待决战开始。如果修皮亚杰克军在会战中崩溃的话,迟到也无妨了……是这样吗?”
为了方便交流,我随便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也想过,但大概不行”
看来卢佩塔也考虑到了这个程度。而且她把这个想法否决是正确的。虽然是我自己说的,但这个迟到战术不太好。
“为什么觉得不行呢?”
“在大决战中击溃修皮亚杰克军的库沃路丁奇军乘胜追击进入奥塞洛里亚攻略战。如果拿下奥塞洛里亚市,库沃路丁奇军就获胜了。在决战中战败后不久的修皮亚杰克军无法抵挡其气势。如果从沃伊斯特拉西部进攻,通往奥塞洛里亚市的道路就会一下子被打开。库沃路丁奇军把控制居民和要害较多的沃伊斯特拉北部和东部的任务放在次要位置,经由西部强攻奥塞洛里亚市。被摧毁一半的修皮亚杰克军在库沃路丁奇军攻势薄弱的沃伊斯特拉北部、东部和南部重新部署,投入奥塞洛里亚保卫战。所以我们被征兵。因为维德堡村就在那附近。因为看得见战败的下场,领主大人也会拼命。晚回村子的事也许会不了了之,但最终还是会被军队带走”
武官看着娓娓道来的卢佩塔,目光变得比刚才更锐利了。感到强烈的警戒。
“……这个猜想是卢佩塔想出来的吗?”
“梅鲁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