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着被静滞力场封印的母亲,辰儿感觉自己肩上的重量远物理层面的负担。每一步踏在冰冷崎岖的地底岩石上,都出孤独而清晰的回响,在这片死寂的迷宫中无限放大,敲打着他紧绷的神经。
离开了方尖碑力场那绝对的庇护之后,外界那种无所不在的、极其细微的能量压制感以及潜在的危机感,就像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铺天盖地地朝他席卷而来。
尽管“观测者”的扫描似乎暂时消失了,星空中的那场惊世骇俗的大战也可能已经分出了胜负,或者转移了战场,但这片被森林意志和上古战场共同浸染的土地,从来就没有真正安全过。
他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前行。他不仅要留意脚下那湿滑的路径,以免一不小心滑倒摔伤,还要时刻警惕着可能突然坍塌的结构,以免被埋在废墟之下。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时刻感知着周围能量的细微变化。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预示着根须活动的迹象,或者是其他未知的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而此时的他,能量已经所剩无几,感知范围也大幅缩小,就如同一个高度近视的人行走在布满地雷的雷区一样,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姜黎之前指引的方向是朝向地脉能量流动更活跃、也可能更危险的区域,那里或许有更大的空间,或许有未被完全摧毁的遗迹,也就意味着可能有他们急需的补给,或者……更可怕的的东西。
辰儿别无选择。折返意味着回到那片除了废墟一无所有的区域,无异于等死。他只能沿着母亲最后指引的方向,艰难前行。
通道逐渐变得开阔,人工开凿的痕迹也越来越多。两侧的岩壁上开始出现一些模糊的壁画和无法辨认的文字,风格古老而奇特,描绘着星辰、某种巨大的植物脉络,以及一些……形态模糊、仿佛与星辰共舞的虚影。这些壁画大多严重损毁,被后期生长的光苔藓和矿物结晶体覆盖,难以看清全貌。
空气变得更加潮湿,带着一股浓郁的、类似金属和腐殖质混合的奇特气味。远处隐约传来了流水的声音,似乎是地下暗河。
有水源!
辰儿精神一振,小心地循着水声走去。
穿过一个巨大的、仿佛被巨力撕裂的拱门遗迹,眼前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地下暗河。河水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散着微弱磷光的幽蓝色,静静流淌着,河岸两侧遍布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光真菌和结晶簇,将这片地下空间映照得光怪陆离。
河对岸,隐约可见一片规模不小的建筑残骸,风格与之前的方尖碑有些类似,但更加低矮和实用化,像是一个前哨站或研究基地。
希望就在对岸!
但辰儿没有贸然行动。他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河水。那幽蓝色的光芒和过于平静的水面,总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他捡起一块小石子,轻轻扔进河里。
石子落水,出清脆的“咚”的一声,溅起一小簇水花。
下一刻,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生了!
以石子落点为中心,水面下骤然亮起无数密密麻麻的、猩红色的细小光点!紧接着,无数条细长如针、半透明状的诡异生物如同受到了惊扰,猛地从河床淤泥中激射而出,在水面下疯狂窜动,彼此摩擦,出一种令人头皮麻的、高频的“滋滋”声!
它们数量之多,几乎瞬间布满了那片水域,如同一团躁动的、猩红色的云雾!
辰儿倒吸一口凉气,连忙后退几步。这些生物散出的能量波动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强烈的攻击性和贪婪的饥饿感,显然绝非善类!
这条河,是致命的陷阱!
怎么办?绕路?这条暗河似乎很长,看不到尽头,绕路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体力,而且其他路段未必没有危险。
强行渡河?以他现在的状态,面对如此数量未知生物的攻击,几乎是自杀。
就在辰儿一筹莫展之际,他忽然注意到,那些躁动的诡异生物在疯狂游动了几分钟后,似乎没有现真正的猎物,又缓缓地、如同退潮般,重新隐没回了河床的淤泥之中,水面的猩红色光点也逐渐熄灭,恢复了那幽蓝平静的模样,仿佛什么都没有生过。
它们似乎是被声音或震动激活的?
辰儿心中一动。他再次捡起一块稍大的石头,这次没有扔进河里,而是用力砸向侧面的岩壁!
砰!石头撞击岩壁,出不小的声响。
果然!河面下那猩红色的光点再次瞬间亮起,无数细长生物疯狂窜出,又是一阵躁动!
几秒钟后,没有现目标,它们再次缓缓沉寂下去。
验证了猜想!这些生物对声音和震动极其敏感!
那么,如果他能做到完全无声无息地渡河,是否就能安全通过?
这听起来几乎不可能。背着一个人,在湿滑的河岸和可能布满碎石的水中行走,怎么可能不出一点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辰儿皱紧眉头,目光扫视着周围,大脑飞运转。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些生长在河岸边的、巨大的、散着柔和白光的伞状真菌上。这些真菌的菌盖非常大,质地看起来似乎……很有弹性?
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出来。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一株最大的光真菌,用匕轻轻刺了一下菌盖的边缘。菌盖很有韧性,被刺破的地方流出少量乳白色的液体,散出一种奇异的清香。
似乎没有毒性,而且……弹性十足。
辰儿深吸一口气,开始动手。他用匕小心地切割下几片最大的菌盖,然后又找到一些坚韧的藤蔓植物(避开那些明显有攻击性的)。他模仿着记忆中某种简陋筏子的结构,试图将这些菌盖捆绑在一起,制作一个临时的……浮垫?或者说是……消音垫?
他的手工很粗糙,但好在材料足够奇特。那些菌盖不仅轻便,弹性极佳,而且似乎还有一种吸收声波和轻微震动的特性。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个看起来怪模怪样、由光菌盖和藤蔓组成的简陋浮垫总算完成了。辰儿将它轻轻推入河边浅水区,自己小心地踩了上去。
浮垫微微下沉,但承重力还不错。最关键的是,他踩上去的动作几乎没有出什么声音,菌盖很好地吸收了冲击力。
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