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轻人,拥有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在官场,大多数情况下比拼的不是多出彩,而是少出错。
稳重,就是最好的护官符。
赵国栋之所以没有慷慨陈词,不是他没有口才、水平,而是审时度势——神农乡风气保守,许乾阳和不少乡干部,都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自己。
毕竟,跟这些老油条相比,自己太年轻了。
赵国栋深知,要作出成绩,首先要融入集体的道理。
他看过不少官场小说,很多主角一上来就大鸣大放,一鸣惊人,下车伊始就特立独行,要新官上任三把火,要与众不同,三个月拿方案,半年见成效,一年就提拔。
两世为官的赵国栋看来,在神农乡这种民风保守、思想顽固的乡下,这样标新立异的做法,无异于自绝于官场,自绝于集体,更是断送自己前程的不二法门。
哪怕是天才,也不能与整个集体、整个社会相对而行。
与集体相比,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
掌声,稀稀拉拉响起。
虽然对赵国栋各种妒忌,但随着乐东福念完任职决定,他已经是乡里排序第五的领导,仅次于乡党委书记、乡长、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乡长。
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主席台上24岁年轻的不像话的赵国栋,已经是他们的领导,掌握着可能决定他们命运的权力。
全乡干部大会结束后,乐东福婉拒了许乾阳留下吃饭的盛情邀请,说还有两人要送,只能下次找时间。
看着组织部长的尼桑蓝鸟消失在土路扬起的尘土中,看看板着脸的许乾阳还有陌生的神农乡官员,赵国栋知道,他算是真正踏上新战场,开启奋斗新征程。
许乾阳一挥手:“走吧。先去看看朱主任给你安排的办公室和宿舍。”
他背着手先走了。
没有征求赵国栋意见,仿佛一个家族的大家长,事事都安排好,由不得说半个不。
赵国栋微微一笑,给凌昆做了个请手势。
凌昆对他撇撇嘴,一个无奈的表情。
赵国栋哑然失笑。
看来,早就扎根在神农的凌昆乡长,是许乾阳这种大家长作风的受害者。
赵国栋亦步亦趋,跟随许乾阳来到乡政府的四楼。
朱主任介绍:“赵副乡长,乡里办公条件有限,乡委乡政府合署办公,都在这栋楼里。不过开会倒是方便多了。”
他一指走廊正对楼梯口的一间办公室:“这是您的办公室。办公家具都有了,您看看还需要添置什么,跟我说就行。”
赵国栋走入他的新办公室。办公室方方正正,约莫十来个平方米,不算大,但比他在县委办当秘书,需要跟副主任挤在一起要好多了。
至少,是个单间。
经常上班的同志都知道,是否拥有单间,上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体验。
单间办公,做什么,别人看不到听不到,拥有极大的自由。
赵国栋满意点点头:“谢谢朱主任,安排的很周到。”
许乾阳说:“小赵,县里把你送来,给我们乡里添了一员生力军。要是你不反对,下午,我想开一次党委会,讨论领导分工调整。会给你压担子,你要有思想准备。”
赵国栋一愣。
虽说新领导到任后,领导班子要调整分工是惯例,但也没这么着急的。
一般会等两天,让新领导熟悉一下情况,混个脸熟。主要领导也会跟新班子成员谈心谈话,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特长,征求本人意见后,再进行调整。
自己上午刚到任,下午就调整分工?
这摆明领导分工是提前分好了啊?
事有反常即有妖。
赵国栋嗅到了阴谋的气息。
但面对许乾阳的目光,赵国栋平静淡定点头:“好的,一切听书记安排。”
“好。”
许乾阳笑了:“年轻人,要的就是这股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