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春燕的疑问,周梨皱眉,不知如何回答,憋了好一会儿才说:“上次在路上碰到,聊起了红烧肉,他说下次请我吃,我以为他开玩笑的。”
李春燕啧声连连:“不是开玩笑啊,靳连长答应了的事就会做到。”
周梨心情越发略沉。
“他对你真的好好啊!”李春燕又道。
周梨回过神:“他不光对我,也对其他人好,比如帮赵晓丹借歌带,也帮你挂过号。”
嗯???这样一捋,好像请她吃红烧肉也不算什么,不用那么难为情。
李春燕若有所思:“那么,靳连长是个……热心肠?”
但又觉得哪里不对。
不管了,有肉吃谁会拒绝,她催道:“先去吃饭,红烧肉都要凉了。”
二人打好饭,见纪老师坐的桌子人少,便坐了过去。饭盒掀开后,大家盯着红烧肉,又是哗然一片。
周梨不大好意思地道:“要不要一起尝尝?”
有人问:“你嫂子在家做了红烧肉,给你送过来的?”
周梨不想说实话,也不想说假话,最后选择了不说话。
李春燕替她回答:“嗐,别管是谁拿过来的,有肉吃不就行了。”
好像没毛病。
李春燕爱张罗,又眼疾手快,帮周梨夹了许多到她饭盒里,自己也夹了一些。一饭盒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你一块我一块,很快被瓜分完毕。
红烧肉散发出酱香和肉香,配着米饭,让人无比满足。
饭毕,周梨用热水把饭盒洗净,搁在饭盒架上。
回排练厅时,李春燕感叹:“周梨,我发现靳连长似乎很喜欢请人吃东西。”
周梨:“什么?”
“你生日那天,他就请我们吃了牛肉面,还给你加了一个鸡蛋,后来篮球比赛聚餐也是他请客,现在又请你吃红烧肉。”
周梨心情复杂地看了眼李春燕,这妞儿不知道,靳屿成还请吃过两次水饺。
请她吃东西的次数真的太多了,怎么看也不正常……
下班后,她把晾干的饭盒直接拿手里,带了回去。在老首长家的院门外,敲了敲门。
保姆阿姨打开院门,见是她,笑着说:“下班啦。”
周梨点头:“阿姨,这是饭盒,我洗干净了。”
保姆阿姨接过她手中的饭盒,周梨道了声谢,又夸阿姨的手艺很好,红烧肉非常好吃。
她看着周梨白净的脸蛋,笑眯眯地道:“小靳出钱让我去买五花肉,又特地交代我,把油撇出来一些,他说你可能不大吃太肥腻的,我还担心煎得太柴了。”
周梨道:“不会柴,刚刚好,很香很好吃。”
保姆阿姨笑眯眯:“那就好。”
周梨:“那我先回家了,今天麻烦阿姨了。”
“哪里的话,不麻烦。”
“……”-
尽管怀揣种种猜测与顾虑,但元旦近在眼前,周梨决定先把这件事放在脑后。
最近团里也没有人在传什么,舞蹈队风平浪静,大家专注排练。
元旦前一天,团里又进行了一次带妆实地彩排。
可容纳一千两百多人的大礼堂空荡荡,没有冷气,舞蹈队服装单薄,大家全都裹着军大衣,上场时再脱掉,全靠一身正气御寒。
这次彩排比较成功,文工团的团长看过现场后,还发表了一番鼓励士气的讲话。
在众人的紧张与期待中,1977年元旦到来。
文艺汇演的时间在元旦上午,大礼堂坐满了人,室内温度大概有个五六度,舞蹈队的成员除了跳最后那支《东方颂》,还分了组去伴舞。
大家先化前面节目的妆,表演完再换装。
上台伴舞时,一脱掉军大衣,周梨便感觉牙齿在打战。然而一到舞台上,抖也不发了,战也不打了,自动进入舞蹈模式。
表演结束,周梨退到后台,顾不得披军大衣,趁热去更换服装。
《东方颂》排在最后压轴,上台前几分钟,队长召集大家说:“再坚持坚持,演完咱们回团里,中午有会餐。”
会餐意味着伙食会丰富一些,可能有饺子,也有荤菜。众人呼了一声,士气明显高涨。
随着熟悉的音乐响起,四幕舞剧的主演与群演逐一登台,周梨排在最后一幕,为了上台不仓促,她提前把军大衣脱了。
第四幕伊始,周梨像之前一样,步伐轻盈地登台。
她的表演服装是一条红色的裙子,旋转起来像朵盛开的花,十分明艳,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
周梨在台上忘我地舞蹈,舒展手臂、腰肢,将平时排练的水平尽情发挥出来,并积极地运用表情与肢体动作,传递出内心饱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