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嫣儿接过,就看见上书:豆制品铺子开计划。
这名字倒是挺直白的。
“姐姐这是想开一家豆腐坊?”
“是也不是,妹妹接着看。”
王慧珍示意接着往下看。
赵嫣儿就看见这里边列了开铺子的成本,产品价值几何,盈利多少,里边列举了要卖的产品,用人来源这些。
最后写着王慧珍提供方子,赵嫣儿提供人,共同管理,五五分红。
“姐姐,这?”
赵嫣儿理解这是王慧珍想要拉她一起做生意,看着分析可行性,明显是能赚钱的。
“嫣儿妹妹,我就直说了,我想和你合伙开铺子,赚点零花钱,这上京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不想办法私房钱早晚不够用,一想到舶来品商铺那些好东西,带不回来我就心痛。”
王慧珍这一番说词可不是说到赵嫣儿的心坎上了。
“姐姐这铺子明显是赚钱的,我怎么能占便宜。”
赵嫣儿也是跟王慧珍相处的好,所以说话也直白。
“嫣儿妹妹,我出方子你出人,再适合不过了。”
王慧珍斟酌一下:“妹妹要知道,我家二爷马上就要考试了,要是外放了,那这铺子可怎么管?”
“至于为何这时候想开个铺子,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之前为了救二爷花了些银钱,这总是只出不进,我这心里没底,二是我一直就想着做点什么,这爷们还能出去学习交流,我在家里待着无非就是打理这点家务事,捋顺了也就没什么事了,确实无聊的紧。”
“这京中我也就信任妹妹,也想着借点张家的面子,这说出去也好立足,另外就是上次妹妹在舶来品商铺说的零花钱不够花,想着带着妹妹一起赚银钱。”
赵嫣儿之前还跟张伟赫感慨,这谁家都有点人脉,像这次的事,两人一直以为王慧珍会开口求助,谁知道问了消息就算了。
后来见了阮青瑜,张伟赫在外边知道的自然是比赵嫣儿知道的多,阮青瑜看样子是受罪比较轻的,早早就好了,这可不是一句运气就能说完的,至于走了哪边的门路就不知道了。
另外就是张伟赫多次说这阮家可以来往,夫妻两个都是有能力的人,本来赵嫣儿就挺信服王慧珍的,这下是更好了。
“慧珍姐姐,也就是你想着我,我就不推辞了,就是这事怎么做还得你给我讲讲。”
赵嫣儿心里火热,主要是这里边不少东西在府城的时候就是王慧珍家里铺子的特色,京中就是有的,味道不一样,她是知道府城铺子有多火的。
“妹妹别急,我是想着我出方子,另外就是制作豆制品的生意,做到极致,多上些产品,要是在京城闯下点名声,那还愁卖?就跟相国寺的素斋一样。”
“我见了现在外边豆腐坊,卖的无非就是豆浆豆腐脑,豆腐豆皮的生意,种类不算多,这一方面你信我,咱们总是能出奇制胜的。”
王慧又说起了需要的铺子大小,以及豆腐坊需要做工的人数,这些就拜托赵嫣儿来做,自己只管提供方子和法子。
“妹妹,这事你要是不帮忙我一个人肯定是做不来的,咱们一起赚点零花可好?”
赵嫣儿这兴奋劲还没下来,没想到王慧珍愿意让自己人学了方子。
“慧珍姐姐就不怕我得了方子自己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