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襄看他眼神有些认可,心里也多了勇气,便将自己推测的和查到的说了。
那日出事之后,孟西和明绪南就一直在沿着湖找人。
崔时越滑落山崖受了些伤,在府中休养。
莫姚因要护着人,受了伤,也在养伤。
沈繁星亲眼见明晏落水,死命要奔上去救,恨不能跟她一起跳下去,毕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住了她,沈繁星跟着找了一日,淋了大雨,悲惧交加,晚上就了高热,也倒下了。
一时之间,毕襄像是唯一一个既没人管,也没倒下的人。
有了这时间,就偷偷查了些事。
公主提起第二日要去官道看看之事在场之人他都去查了一遍。
崔时越当日也差点死在刺客刀下,不可能是他。
剩下的就是公主亲随、施娘子、世子和赵宜杜荀,还有几位当日伺候的崔府下人。
先找崔父召来下人询问,当日没有人出府,且崔父安排的都是几代在崔家的下人,没有什么异常。
毕襄便去了胥州官衙。
“下官去了官衙问过,那日出入的人不少,但是如今看来,这群刺客不是一般人能调动的,还有火药炸山,应该也不是第一次干这事,否则如何能避免伤到自己?动作熟练,撤退有序,下手狠辣,就算一般衙门的差役下手都没有这么狠绝,要么是亡命之徒,要么是出身军中,可是上哪儿找那么多的肯听话听训的亡命之徒呢?”
毕襄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他没有切实证据,不敢妄下结论。
孟西惊道:“毕郎君怀疑是胥州刺史派的人?”
在胥州,能调动军队的,非刺史不可。
毕襄道:“公主若在胥州出事,刺史脱不了干系,轻则罢黜,重则丢命,这也太冒险了。”
“那你的意思是?”
毕襄大胆猜测道:“会不会是退伍的将士被人收买了?”
说完又去看穆原的脸色。
毕竟只是他的猜测,也不知穆相会不会认为只是他的胡言。
穆原盯着地上的火药黑粉,默默思索。
察觉到毕襄的视线,对上,道:“你思路清晰,观察细致,难怪公主赞你有才。”
得到肯定,毕襄有些不好意思。
穆原又道:“那依你所见,公主如今,应该在何处?”
毕襄低头认真思索这件事。
穆原看着红湖边上成片的枫林,山水交映,热烈如火。
如余婆婆所言,她的脚踝伤了,又要避着人,应该不会走很远。
可她为何不直接现身?
看向魏直,“你说这几天没有再碰到别的人在找寻公主了?”
“是。”
“村子附近是不是都找遍了?可有她留下的什么痕迹?”
“没有。”
穆原定了定心。
她没有第一时间和孟西联系,要么是她遇了害,要么是她故意隐藏。
若是她被刺客找到了的话,肯定不由分说是要杀她,她绝不会坐以待毙。
魏直已经安排了人细细搜查过,没有查到任何痕迹,说明她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应该生命安全没有受到威胁。
“可曾散播消息说施娘子找到了?”
“散了。”
穆原轻叹口气,她应该是故意藏起来了。
她一声招呼不打,默然无声在做什么,受着伤,身上或许也没钱,这几日又是怎么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