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补充三千字。
……………………新一章………………
………………新一章……………………
…………新一章…………………………
正文:
太尉:“如果这个旨意去昌州,魏亭侯拒绝兵,陛下打算怎么办?”
百里瑾:“那他就是抗旨!”
太尉快被他气笑了,“然后呢?赐死还是收回兵权?魏家会放手?不会!那老臣告诉你,然后事情就会更复杂,如果魏家打破表面的和谐直接举起反旗响应幽州反王,长安要怎么办?”
百里瑾冷笑,“那他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这回王家的人也跳出来反对了,劝阻百里瑾不要冲动行事,和百里靖那不懂事的小儿置气。
“朕会怕魏亭侯?西南军主力被老四在敦城围困,损失惨重,昌州的探子回报说魏亭侯唯一成年的长孙也折在那了。魏家剩了一群老家伙,朕会怕没了牙的老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太尉被他气个够呛,“照这么说,魏亭侯不得更重视幽州反王?毕竟那也是亲孙!”
“那魏亭侯也别要名声了!一边当大晋劳苦功高的守边大将,一边违抗圣旨,天下哪有这种好事!想当反贼,朕就成全他!”
百里瑾气的失去理智,明知道现在不是惹大王和魏亭侯的时候,他需要先啃下南面的其他反王,而不是招惹大王。
北边没有大王给他挡着,他绝对比现在糟心数倍,长安这位置也坐不住,匈奴会把大晋当成他们的草场地。
道理他都懂,但老三太会气人了,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大王骂他像骂伺候的下人似的!
要知道宁德帝活着的时候,他始终是兄弟中的第一等的地位。现在一个他看不上的小透明,第几次和他作对了?!
完全忍不了!
下了朝大司农慢下步子等了等后面慢吞吞的老太尉,“大人,陛下真给魏亭侯那层纸戳破,这可不是步好棋啊!”李老头一脸的语重心长。
老太尉意味深长看他一眼叹口气,“老夫不是劝了吗?陛下脾气比先帝还要刚硬,倒是李大人,刚刚怎么不劝?”现在跑他这马后炮。
“下官哪有这个面子,开口八成会惹得陛下更生气,唉!……大人,你说魏亭侯会是个什么反应,会直接举起反旗吗?”
老太尉摇摇头,只说自己猜不到。
他跟大司农这么说的,等回去家里孙儿问到相同的问题,他倒是摇头否认。
“北境王在上党北大兴土木修了座规模很大的关口,直接卡住北上的咽喉,我猜他不会南下。……我是说这两年没有南下的意思。”
“可是,他连匈奴和鲜卑都能打赢,真会……”老实?荒凉的北境怎么和中原的富丽江山比?
那个报纸可是说了连西域都要向北境朝贡!
“你当战争是什么?一场战争就能拖垮国库,别说刚经历过战乱的北境。
失败的北伐朝廷损失了军队和财政,北境可是战场,不知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北境的财政现在肯定还一塌糊涂,如果他身后有高人,就该知道现在不是南下的时候。
唉,乱世中的百姓够苦了,北境王心中还有天下百姓,这是好事。”
“祖父是说……”
“以他手里骑兵的实力,以战养战,未必不行。但…北境王也未必稀罕建章宫那张椅子。听说他和广陵王关系还不错,现在看来,他应该不会率先对兄弟举起刀锋,他要占着理,占着道义。”
“祖父好像很看好北境王?”
“不是祖父看好北境王,我才见过他几回,是谢氏选择了他。”可以肯定的是,北境那个肯定比宫里这个强。
。
百里瑾的脾气是一日比一日的暴躁,他开始还会埋怨宁德帝给他留下个烂摊子,时间久了现在已经懒得抱怨了。
有北境的百里靖给他挡着,朝中那些老头子又不同意迁都了,美其名曰浪费民力。
显然比起新崛起的北境王,长安城这些老家伙更畏惧匈奴和鲜卑。
迁都肯定要大兴土木,如今的大晋主要战线是平叛,根本没有多余的银子挪出来兴建新皇城。而百里瑾自己,也是口袋空空。
宁德帝的私库如今空空如也,什么也没给他剩下。他倒是有两个怀疑对象,但这事十分诡异,其中有理不清的地方,所以至今也不知道这笔财富到底落谁手里了,反正看那三个哪个都有嫌疑。
他可能是大晋史上最穷的皇帝,暴躁的理所当然。
就这大王也没饶过他,<北境周报>很快传到了长安,有人在街上堂而皇之卖报。
大总管分给长安是最多的,五六百份撒下去,长安城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