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这样突兀地结束了。
拜占庭帝国的军队在目睹了那场惊世骇俗的光暗对决后,终于选择了退兵。或许是神圣骑士团近乎团灭的惨状让他们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又或许是他们终于认清,在拥有如此强大力量的黑暗阵营面前,攻占西诺曼帝国不过是痴人说梦。
他们不仅撤出了主战场,甚至连已经占领的米西亚省全境也一并放弃,大军如同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满目疮痍的土地。
而在这场撤退中,最绝望的莫过于哥尔特人。
他们本是拜占庭的盟友,在米西亚省牵制了大量西诺曼的兵力。如今盟友一走了之,只留下他们这支孤军驻守在这片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土地上。面对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西诺曼军队,以及那个连“神”都能击退的黑暗巨人,所有人都明白,他们的坚守恐怕难以长久。
哥尔特人的营地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绝望气息。他们看着拜占庭军队远去的背影,再看看远处天空中尚未完全消散的黑暗余韵,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茫然与恐惧。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哥尔特人的处境确实非常尴尬。
他们的叛乱,根源在于长期的压迫和不公,从情感上说,确实是被逼无奈。但在帝国的法律和秩序面前,"反叛"这两个字本身,就意味着无法洗刷的重罪。
更何况,他们还勾结了外敌拜占庭,这更是触碰了帝国的底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内部矛盾,而是上升到了"通敌叛国"的高度。
所以,无论他们的初衷是什么,帝国上层都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全族被屠的可能性不大,那样代价太高,也容易激起其他地区的反弹。
但严厉的惩罚是不可避免的。
可能的惩罚包括收缴他们所有的武器,彻底解除军事威胁。
取消哥尔特人在边境地区的特殊自治地位,由帝国直接派官员管辖。
增加他们未来几十年的赋税,作为叛乱的赔偿。
要求哥尔特族的贵族子弟前往帝国都做人质,确保他们未来不再叛乱。
战争的硝烟虽然散去,但帝国的心脏地带,却涌动着更深的暗流。
哥尔特人的命运,从他们被押送往帝都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那几位主战派领,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最严厉的惩罚。他们举族的抗争,最终还是以彻底的失败告终。如今,整个哥尔特部落,除了默默承受帝国的裁决,已别无选择。
当这一切尘埃落定,查理才真正松了口气,确认战争真的结束了。
然而,这份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他敏锐地察觉到,帝国境内的气氛,反而变得更加微妙和紧张。表面上的和平之下,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正在悄然运作。
这股暗流,不再是来自外部的刀光剑影,而是源于帝国权力核心的角力。
神圣骑士团的极大损失,让帝国军方的势力必然会迎来一波极大的增长。
但放眼整个帝国,军方在战争中的巨大消耗,必然会在朝堂上留下权力真空。
各方势力,无论是文官集团还是其他将领,都在暗中积蓄力量,试图填补这个空白。
除此之外。
艾瑞克展现出的恐怖力量,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帝国高层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他们既需要依靠这种力量来巩固统治,又对其充满了深深的忌惮和不安。如何控制、利用,甚至制衡这股力量,将是未来朝堂博弈的焦点。
战争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土地荒芜,民生凋敝。
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进行重建,如何安抚战争中受损的贵族和民众,这些现实问题都可能引爆新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