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有人觉得这是胡闹。
但于佳佳力排众议,坚持推动试点。
第一个月,系统就收到了条有效线索,其中条经核查确为潜在隐患。
最关键的是,一条来自退休锅炉工的上报:“锅炉房西墙,春天返潮时会‘冒冷汗’。”
这条线索,直接引导现了隐藏二十年的防水层断裂。
消息传开,整个城市都沸腾了。
于佳佳趁势推出了麦窝社区的“城市体感地图”app,鼓励市民上传身边的异常信息。
赵小满也成了社区的明星,每天都有人找他咨询各种问题。
这天晚上,赵小满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颤抖的声音:“赵工,我家墙上长毛了,是不是要地震了?”
与此同时,锅炉房的监控室里,昏暗的灯光下,周卫国紧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眉头紧锁。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突然,他拿起对讲机,对着麦克风喊道:“老李,你过来闻闻,这屋里是不是有一股……烧焦的味道?”
远处,于佳佳正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手里拿着一杯红酒。
这时,手机响了,是姚小波来的消息。
“佳佳姐,锅炉房西墙的沉降数据……有点奇怪。”
于佳佳放下酒杯,眼神一凛:“奇怪在哪儿?”
姚小波迟疑了一下,回复道:“就像……就像是有人在用手,一点一点地……挪动它。”市规委的内部会议,那气氛简直比高压锅还紧张。
一帮专家教授,对着ppt上的数据图表,吵得脸红脖子粗。
焦点嘛,还是老生常谈——“主观感受,到底能不能当证据?”
“荒谬!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科学是严谨的,容不得半点含糊!你这让工人闻闻摸摸就下结论,跟算命有什么区别?”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教授,气得吹胡子瞪眼,仿佛于佳佳刨了他家祖坟。
“就是!数据模型是经过无数次验证的,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你这‘五感’,‘体感’,纯粹是拍脑袋,毫无依据!”另一个西装革履的工程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里充满了不屑。
于佳佳心里冷笑一声,心想:“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咱就来点硬货!”她清了清嗓子,示意姚小波播放一段视频。
昏暗的模拟舱里,几个夜巡队员穿着浸染了十年管网环境的旧工装,那衣服的味道,估计能熏倒一头牛。
那味道,混合着泥土的腥气、管道的铁锈味、还有一丝丝化粪池的“芬芳”,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城市地下史。
他们戴着眼罩,面前摆着十种土壤样本,就像参加什么神秘的品鉴大会。
只靠鼻子,逐一嗅辨。
“嗯…这个…有点刺鼻,像是北三环的,汽油味重!肯定是哪个加油站漏油了。”一个队员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
“这个…味道有点甜,带着一股子腐烂的味道,是幸福家园的,下水道堵塞了吧,有股子下水道的芬芳!”另一个队员皱着眉头,一脸嫌弃。
“这个…不用说,肯定是老城墙根儿的,土腥气里带着历史的沧桑!这味儿,我从小闻到大,忘不了!”一个老巡检员,语气里充满了怀念。
结果出来,识别准确率高达!
要知道,这些土壤样本,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去除了明显的杂质,只留下了最核心的气味特征。
能达到这种准确率,简直就是神乎其技!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剩下ppt风扇嗡嗡的转动声。
于佳佳知道,是时候给他们来一记重锤了。
她环视四周,目光坚定,缓缓说道:“各位专家,我们不是在迷信感觉,更不是在搞什么玄学。我们是在重建一种被遗忘的精密感知系统!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经验,那才是最宝贵的数据库!”
“这些工人,每天都在和城市的基础设施打交道,他们对每一个井盖、每一条管道、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他们的鼻子,他们的耳朵,他们的眼睛,就是最精密的传感器!”
“你们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敲代码,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一个老环卫工,光凭脚步就能判断出井盖是否松动!一个老电工,光凭听诊器就能听出电缆的‘喘气声’!”
“这些经验,或许无法用冰冷的数字来衡量,但它们却能实实在在地保障城市的安全,守护着每一个市民的幸福!”
散会后,姚小波刚回到工位,就收到了陈秀兰来的一条语音,那嗓门,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小姚啊,明天开始,姐妹们扫地要带上‘采样袋’了——咱这也算科研人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