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头花白的老人,颤巍巍地走到社区办公室,指着一张墙皮脱落的照片说道:“我老头子当年写过三次信,反映这个问题,结果都石沉大海。现在你们倒来问了?”
于佳佳连忙上前搀扶住老人,耐心解释道:“老人家,以前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现在我们一定会把问题解决好的。”
与此同时,赵小满也被聘为了个“民间质量监督员”,参与地下管网改造验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验收现场,几个工程师围着一堆图纸,指指点点,高谈阔论。
一个戴着眼镜的工程师,斜眼看着赵小满,不屑地说道:“你一个修地铁的,懂什么管网改造?别在这里碍事。”
赵小满没搭理他,默默地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磨短柄的扫帚,沿着管廊边缘,轻轻地扫了三遍。
然后,他指着一处防水层,淡淡地说道:“这里空鼓。”
几个工程师一听,顿时哄堂大笑。
“哈哈哈,你说空鼓就空鼓啊?你以为你是神仙啊?”
陈秀兰走上前,从改装扫帚上取下一个压力传感器,往防水层上一按。
“滴滴滴……”传感器出一阵刺耳的警报声,数据异常吻合。
几个工程师瞬间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吴志强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拿起笔在现场记录本上写下:“感官检测,建议纳入辅助标准。”
于佳佳趁热打铁,推出了“双轨签字制”:重大工程关键节点验收,除了技术负责人签字外,必须有一名一线劳动者联署确认。
这下,那些豆腐渣工程,想蒙混过关都没门了。
批试点项目交付当天,吴志强亲自监签。
签字仪式上,气氛庄重而肃穆。
技术负责人一丝不苟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笔递给赵小满。
赵小满接过笔,犹豫了一下,摘下手套,用戴着机油的左手,在验收单上重重地按下一个掌印。
吴志强看到这一幕,忽然摘下手套,将自己的右手,按在同一个位置。
两个手印,一个干净整洁,一个沾满油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前我们只认公章,现在得学会认人。”吴志强对着围观的人群,掷地有声地说道。
仪式结束后,姚小波开始整理归档影像。
他漫不经心地拖动着进度条,突然,一个细节让他猛地停了下来。
吴志强签字时,嘴角似乎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难以捉摸的笑容,但他的眼睛,却始终盯着赵小满那只沾满油污的手,眼神复杂难明……
仪式结束,姚小波对着电脑屏幕,揉了揉酸的眼睛,这归档的活儿,真不是人干的。
他百无聊赖地拖动着进度条,突然,屏幕上的一个细节让他像被电击了一样,瞬间清醒。
吴志强签字时,西装革履,一丝不苟,但就在他抬手的瞬间,袖口里露出了半截褪色的蓝布衬里。
那颜色,姚小波太熟悉了,那是八十年代市政系统职工工装特有的内衬样式!
他感觉自己像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这老吴,不简单啊!”姚小波嘀咕着,立刻打开内网,悄悄查阅了吴志强的人事档案。
果然,档案上显示,吴志强早年曾在排水队做过三年临时工,后来因为学历不够,晋升之路才被中断。
“怪不得呢…”姚小波合上电脑,心中五味杂陈。
原来,这位平时一脸严肃的吴处长,也曾是个低头看过地沟油、闻过下水道臭味的小人物啊。
当晚,姚小波在工作笔记上写下:“原来他也曾低头看过地。”然后,他关掉台灯,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神秘的号码:“喂,老哥,帮我查一下…”电话里,他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泄露什么天机。
姚小波对着电脑屏幕,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键盘被他敲得噼啪作响,仿佛在演奏一属于程序员的交响乐。
他正疯狂码字,试图将脑海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转化为冰冷的数字和逻辑严谨的文字。
“城市感知区块链”?听起来就很高大上
这些天,他泡在数据海洋里,啃着那些枯燥乏味的日志,感觉自己像个考古学家,试图从历史的尘埃中,挖掘出被遗忘的真相。
他分析了数千个城市建设项目的数据,对比了采用“号子声谱+手感反馈”预判的项目和传统项目的各项指标,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卧槽,这数据也太离谱了吧!”姚小波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根据他撰写的《非正式知识干预效能评估报告》,采用“号子声谱+手感反馈”预判的项目,平均整改成本降低,工期延误减少。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于动辄数亿的城市建设项目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喜欢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请大家收藏:dududu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