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佳沉默了。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悔改灰”注浆的点位,会出现诡异的水渍。
这不仅仅是技术缺陷,更是一张未被清算的利益链条。
那些被偷工减料的工程,就像一个个沉睡的幽灵,在黑暗中窥视着这座城市。
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就会苏醒,向这座城市复仇。
“赵工,谢谢您。”于佳佳感激地说道,“我会处理好的。”
赵工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于佳佳拿起电话,拨通了李素芬的号码。
“李馆长,我是于佳佳,我想请您帮个忙。”
“什么事?”李素芬的声音,一如既往的严谨。
“我想以‘历史档案完整性’为由,申请调阅同期财务凭证,可以吗?”
“财务凭证?你要查什么?”李素芬的语气,变得有些警惕。
“我怀疑,当年有一些材料,被挪用了。”于佳佳坦诚地说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我知道了。”李素芬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我可以帮你申请,但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有些东西,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
“我明白。”于佳佳说道,“谢谢您,李馆长。”
“不用谢。”李素芬顿了顿,说道,“如果真有漏洞,档案馆不能装瞎。”
几天后,郑卫东主持“微创加固工程”的验收会。
会场里,坐满了各级领导和专家。
施工单位的代表,站在台上,信誓旦旦地保证:“所有病灶,均已闭环,工程质量完全符合标准。”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于佳佳坐在角落里,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没有说话。
轮到她言时,她并没有反驳施工单位的说法,而是平静地说道:“我给大家放一段视频。”
她打开投影仪,播放了一段夜间监控视频。
视频中,一只“补天纪元元年”的陶罐,静静地躺在锅炉房的旧址上。
突然,陶罐的表面,凝结出一颗水珠,水珠缓缓滑落,在陶罐上留下了一道淡淡的痕迹。
令人震惊的是,那道痕迹,竟然拼出了半个“张”字。
会场里,顿时一片哗然。
“这……这是怎么回事?”有人惊呼道。
于佳佳平静地说道:“这不是鬼神,这是水泥的记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什么水泥的记忆,你这是搞封建迷信!”有人当场反驳。
于佳佳没有理会那些质疑的声音,她拿出几张《市政材料调拨单》的复印件,展示给在场的领导和专家。
“这是当年‘特种防水剂’的调拨单,大家可以看看,这些材料,到底用在了哪里。”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建议,启动‘责任溯源暂缓放行机制’——凡是涉及到历史缺损区域的工程,必须先完成‘道德成本评估’,才能竣工备案。”
“道德成本评估?你们这是搞运动?!”有人冷笑着说道。
“我们不是搞运动。”于佳佳回击道,“我们只是想让地皮记住,谁欠了它一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