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为当初改土,第一基地不少人都参与了一下,所以听到了乔雪君的教学。
他们海堡没有直接参与,就看见了他们这么做,再打听了一下确实是这么做的,就照做了。
当初的打听并不深入。所以他们就觉得乔雪君那么做,可能是让作物高产的。
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果然是不行的。
想也知道,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问题,不同问题就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照搬别人的解决办法怎么能行呢?
袁知意叹气:“我觉得,我们的路可能真的走窄了,不如直接和第一基地交易粮食。交易种子需要技术的,我们那里没人会种。”
他们的城市本来就是靠海,渔民多。
和海洋打交道多,因此他们做出了优势的鱼皮大衣,独特的海毯菜。
孟卡听到袁知意的解释,觉得天都塌了。
竟是如此?
改土加木炭原来是这个理由!所以他们弄错了,这个部分不该照搬的。
孟卡也觉得羞耻。
这就像是考试抄学霸的卷子,他考的是a卷,但学霸考的是b卷,题目都不一样,答案却抄成一样的了。
抄了之后,他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聪明极了。
很久之后,才有人告诉他:哈,你们题目都不一样,你可真能抄啊!
孟卡:“所以我们那块地加了木炭会怎么样?”
袁知意摇摇头:“不知道。”
她也是聊天的时候听别人这么说,更具体的她也不知道,估计得去问问乔雪君了。
孟卡勉强安慰了一下自己:“……我们还有温室。有农民。”
温室条件好,不像外面那样条件复杂。他们的农民在温室也能种出东西来的。
袁知意:“难。”
先是地理问题。种地种地,地域性很强,在他们那边农民熟知的作物,在巩州就未必能种活。
况且他们那边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炎热。
现在的天气一直寒冷,就没有温暖的时候,他们船上的农民们也找不到东西种。
至于温室,以前他们自家种地也不需要温室,最多拉个塑料棚。
温室怎么调控,他们也需要慢慢摸索。
种地的摸索,是以年为时间单位。那些改良粮食基因的,哪个不是摸索年才有个成果?久一点的十来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