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没想到顾漫一回家就甩自己脸色,顿时有些生气,刚要作,数落顾漫几句,却听老顾在一旁开了口:“你怎么又提王雷那档子事儿了?我要是早知道你找漫漫回来是为了说这个,说什么我都得拦着你,劝你别提。”
“你也不琢磨琢磨,咱们家欠了人家顾明多少恩情?”
“你是打算让漫漫在顾明家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吗?”
老顾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事别说是顾漫有意见,他都有意见!
他要知道王秀英有这心思和想法,早给她劝住了,哪还能让她当着顾漫的面说出来!
“你也觉得我做错了?我们就她这么一个闺女,我还能害她不成?”王秀英不以为意地说,“人家都说了,彩礼代表了态度,顾明那么有钱,要是一分彩礼都不给,你觉得他们重视吗?”
“现在还没结婚呢,就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以后结了婚,还能指望得上吗?”
说着说着,王秀英突然眼眶泛红,抹起了眼泪,哭诉道:“女儿嫁那么远,你又不愿意去京城,这一嫁过去,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见面呢。”
“你不想闺女,我还想呢!”
这婚事要是成了,王秀英心里真是既高兴又难过。
高兴的是,女儿能嫁个好人家,以后去京城享福,当上少奶奶了。
难过的是,京城那么远,她和女儿从此就天各一方,想要再见一面,怕是比登天还难,说不定年都见不上一回。
老顾听了王秀英这话,顿时陷入了沉默。
王秀英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
当初他不同意这门亲事,不仅是因为他不想和顾明有太多的牵扯,还有一点就是因为王秀英说的这个原因,他不希望女儿嫁那么远。
山高路远的,以后要想见一面,那得多难啊!
闺女要是怀孕生孩子了,他们连过去一趟,照顾照顾都不方便。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闺女难得有个喜欢的人,我们难道还要阻止不成?在我看来,那顾言总比李建军强。”老顾想到李建军,不由得有些唏嘘。
王秀英也忍不住感慨道:“没想到柳婶儿的命那么短,还好我们漫漫没有嫁过去,这要是嫁过去了,那得多惨啊。”
听说李建军连给柳婶儿下葬的钱都拿不出来,直接用草席裹了尸体,连个像样的棺材都没有。
唉……也是可怜啊!
“养儿防老养儿防老的,这养儿不见得就一定能防老,你看柳婶儿养的李建军,防老了吗?连个棺材盖子都买不起,也不知道李建军这书都读到哪里去了。”老顾摇摇头,眼中满是嫌弃与厌恶。
得亏漫漫没有嫁给他,不然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
入夜,老顾和王秀英关了铺子,回到家时,只见顾漫已备好晚餐,三菜一汤,色香味俱全,整齐地摆放在餐桌上,暖黄的灯光下,更添几分家的温馨。
看到这一幕,王秀英白天的那点不愉快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说不出的欣慰和感动:“漫漫,这……这都是你亲手做的?”
“嗯。”顾漫轻轻点头,神色间带着几分不经意的淡然。
王秀英闻言,一脸难以置信:“这灶火,你会烧?还有这炒菜的手艺!”
要知道,即便是她,在这灶房里烧火做饭,也得和老顾相互配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