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热闹了一阵,邓翠香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一边打着方向盘拐进军属区大门,一边对后座的沈渡舟说:
“对了舟舟,今儿不是你奶奶生日嘛!你柒柒婶婶特地从米兰赶回来了,下午的飞机,你三叔接站去了。你大叔大婶他们也都到了,这会儿家里正热闹呢,大家都去帮忙,乱哄哄的。你要是作业多,不如先去婶婶家写作业,清净。”
一晃十年过去,变化天翻地覆。
邓翠香的酱菜摊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酱菜厂,周柒柒当年承包的第一服装厂,也早已褪去国营外壳,被她全资收购。
那年春节,“柒”字牌服装火遍大江南北,后又受邀参加广交会,成为个出口海内的服装品牌,声名大噪。
如今,“柒”牌已是国际一线,却始终保持着亲民路线,稳坐国内服装品牌的头把交椅。
周柒柒也成了家喻户晓的顶尖设计师,整日在天上飞来飞去,忙得脚不沾地。
沈渡舟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小婶婶了,心里着实想念。
沈家二老还住在当初的小院,不过院子早已加盖到了三层。
军属区几经扩建,原本隔壁的邱家搬去了符合新规章的院子,旁边的老宅就分配给了沈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新装修后,现在住着醒来后的沈淮岳和林薇夫妇。
重新认回来的大哥沈怀山和妻子阿雯,每年也会带着他们的三个儿子回来住些日子。
再加上周柒柒三年前生的一对龙凤胎,家里是越人丁兴旺。
好处是热闹,坏处就是想找个安静角落看书都难。
邓翠香这才提议让她去自家写作业。
“不了,翠香婶,”
沈渡舟摇摇头,
“我想婶婶了,回去看看她,还有弟弟妹妹。作业不写了,反正写不写都一样。”
她成绩一向拔尖,这话倒不是托大。
邓翠香笑了笑:“那成。我把车停你朱莹莹阿姨家门口,你们先回。我去瞧瞧她。”
朱莹莹这些年不容易,十年前怀的孩子,五岁时夭折了,如今好不容易又怀上,邓翠香心里总是多份牵挂。
车停稳后,几人下了车。
姜向阳依旧自然地背着那个粉色书包,亦步亦趋地把沈渡舟送到了沈家小院门口。
这情景,恰好被正在院子里张罗生日宴的秦佩兰看在眼里。
她转身正在屋里换衣服的周柒柒低声念叨:
“柒柒,你看舟舟和向阳这俩孩子,是不是走得太近了点?这眼看就要高考了”
她不是不喜欢姜向阳,那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心地纯良,就是性子太跳脱,成绩也她实在是怕影响了沉静内敛的舟舟。
周柒柒换上一身舒适的居家服,头也没抬,笑着说道:
“妈,您就放心吧。舟舟有分寸,不管她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她。”
她相信侄女的定力,但心里也并非全无思量。
晚饭后,趁着没什么事了,周柒柒把沈渡舟叫到了院里那架葡萄藤下。
这会儿正是葡萄生长的季节,枝叶茂盛地很。
周柒柒没绕弯子,只温和地说了自己的想法,让她遵从内心,无论如何,家里都支持她。
“人生就是来经历的,先享受当下就好。”
沈渡舟看着小婶婶在月光下自信从容的面庞,心里像是有了主心骨,顿时下了决心。
她当即就跑了出去,到姜家院外,把正在被邓翠香念叨写作业的姜向阳叫了出来。
两人站在姜家小院类似的葡萄藤架下。
沈渡舟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葡萄叶,看似随意地提起:
“京市那所央美听说环境特别好,还有个挺大的湖。他们说,那边挺适合写生的。”
她说完,悄悄抬眼,想从姜向阳脸上找到一丝在意甚至是不舍。
姜向阳嗯了一声,用脚尖碾着地上的石子,含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