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医途大唐 > 第270章 天枢霉变(第1页)

第270章 天枢霉变(第1页)

含嘉仓,这座往昔象征着武周粮食储备雄厚实力的巍峨粮仓,此刻却宛如一座被诅咒的阴森堡垒,被阴霾重重笼罩。仓内,三千石赈灾粟米莫名遭受霉变,刺鼻的腐臭气味如同汹涌的潮水,肆意弥漫开来,每一丝空气都仿佛被这股恶臭浸透,令人闻之即作呕。食用了这些霉变粟米的灾民,仿佛被邪恶的恶魔附身,陷入癫狂状态。他们双目圆睁,眼神中满是恐惧与迷茫,口吐白沫,胡言乱语,仿佛在诉说着无人能懂的诅咒。整个洛阳城犹如惊弓之鸟,人心惶惶,谣言如纷飞的柳絮,四处飘散,恐惧的阴霾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身为中书令兼前太医令的林羽,在听闻含嘉仓的变故后,凭借中书令对国家大事的敏锐职责感知,瞬间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他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第一时间赶到含嘉仓。踏入仓内,那股浓烈的腐臭味扑面而来,让他不禁皱起眉头。林羽强忍着不适,径直走向那堆积如山的霉变粟米。

他蹲下身子,眼神中透着医者特有的细致与专注,开始仔细检查每一粒粟米。只见粟米表面布满了一层细密的灰白色菌丝,在昏暗的光线下,隐隐闪烁着诡异的光泽。林羽伸出指腹,轻轻触碰这些菌丝,就在指尖触碰到的瞬间,奇异的事情生了。菌丝竟如同活物一般,猛地收缩起来,紧接着,从收缩的部位渗出了暗红色的汁液。林羽心中一惊,凭借自己前太医令对各类病症和微生物的了解,他隐隐觉得这绝非普通的霉变,这菌丝极有可能是紫麦角菌的变异株。他立刻命人取来干净的布,小心翼翼地擦拭手指,同时将这一现默默记在心中。

随后,林羽将注意力转移到装载粟米的麻袋上。他撕开麻袋的内衬,不出所料,现了蜀锦碎片。碎片上,神秘的吐蕃密文「」(意为「焚」)映入眼帘。正当他仔细端详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极其细微的痕迹。在密文的一角,有一个针尖大小的「三弯」符号。这个符号与纳尔西斯身上的刺青竟有着莫名的相似,林羽的心跳陡然加快,他深知,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符号,或许将成为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线索。他赶忙将蜀锦碎片小心收好,准备后续深入研究。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测,林羽决定进行毒理实验。他命人抓来几只麻雀,取来病米喂给它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起初,麻雀们还若无其事地啄食着病米。然而,半刻钟后,惊人的变化出现了。原本温顺的麻雀突然变得狂躁不安,它们的鸟喙开始疯狂地啄向鸟笼的柱子,力度之大,仿佛要将柱子啄穿。不一会儿,鸟喙处便血肉模糊,羽毛也凌乱不堪。林羽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已然明了,这正是麦角酸的致幻效应,更加证实了这些霉变粟米被人恶意投毒的猜测。

“此事必有蹊跷,绝非天灾这般简单。”林羽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然而,现任太医令张奉却不屑地冷哼一声,走上前,一脸傲慢地反驳道:“林大人,莫要危言耸听。这不过是天气湿热,导致粟米霉变,此乃天灾,自古以来,粮食霉变之事屡见不鲜,何必大惊小怪。”林羽看着张奉那固执的模样,心中暗自叹息,耐心解释道:“太医令,你看这蜀锦碎片,上面的吐蕃密文又作何解释?再者,食用霉变粟米的灾民症状怪异,绝非普通食物中毒,此事定有隐情。还有那粟米上的菌丝反应,以及麻雀的异常,这些都绝非巧合。”张奉却嗤之以鼻,双手抱胸,嘲讽道:“不过是些巧合罢了,林大人怕是想多了,难不成还真有吐蕃人能潜入含嘉仓,对粟米动手脚?”

林羽见状,决定用更直接的证据说服众人。他当场命人架起炉灶,取来霉变粟米进行蒸煮。随着锅中蒸汽升腾,林羽将冷凝液小心地滴入银碗之中。刹那间,银碗中的液体迅生变化,原本光亮的银碗内壁瞬间氧化黑。林羽举起银碗,向众人展示,严肃说道:“太医令,这银碗遇冷凝液迅氧化黑,足以证明这霉米中含有硫毒素,普通霉变绝不可能产生如此剧毒,这明显是人为投毒!”张奉脸色微变,但仍强装镇定,嘟囔道:“说不定是银碗本就不纯,这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就在众人争论得不可开交之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太医令张奉在狱中离奇地吞下芽毒麦,暴毙身亡。林羽听闻此消息,立刻赶到狱中查看。他仔细检查张奉的尸体,现其尸斑呈樱桃红色,凭借前太医令的经验,林羽心中一惊,这是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可奇怪的是,狱中并未现任何生火用的炭火痕迹。林羽眉头紧锁,继续仔细查看尸体,从张奉的指甲缝中,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刮出少许青黛粉。这青黛粉色泽纯正,质地细腻,林羽心中清楚,如此纯度的青黛粉,仅在波斯贡品中出现过。“看来,这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张奉之死绝非简单的自杀,而是有人蓄意为之,想要借此掩盖真相。”林羽喃喃自语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他没有被眼前的乱象所迷惑,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身为中书令的决策力,以及前太医令对微生物的深入了解,决定从锦缎碎片入手。他命人小心翼翼地将锦缎碎片带回府中,在书房内,林羽搭建起简易的培养环境,将锦缎碎片置于其中,利用自己掌握的微生物培育知识,精心培育定向突变菌株。经过数日不分昼夜的努力,终于,铁证如山,成功证明了这是一场人为投毒事件。

武曌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朝堂之上,她拍案而起,怒声喝道:“竟有人如此大胆,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鬼,危及百姓性命!李铮听令,朕命你为「黜陟使」,赐予你「先斩后奏」之权,彻查丝绸走私,务必揪出幕后黑手,还洛阳城一个安宁,给百姓一个交代!”李铮闻言,立刻跪地领命,声音洪亮而坚定:“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命议论纷纷。此时,太平公主站了出来,试图为自己举荐的户部侍郎说情:“陛下,此事或许另有隐情,贸然任命黜陟使,还赐予如此大权,是否太过草率?侍郎他……”话还未说完,武曌冷冷地打断道:“太平,你举荐的户部侍郎,在此次粮食事件中,玩忽职守,难辞其咎,即刻革职查办!”太平公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咬了咬嘴唇,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怨恨。

就在朝堂气氛紧张到极点时,上官婉儿轻轻咳嗽一声,“无意”中透露道:“陛下,臣妾近日听闻,吐蕃使者三日前拜访过七姓十家的荥阳郑氏。”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掀起一阵波澜。武曌目光如炬,看向上官婉儿,问道:“此事当真?”上官婉儿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臣妾不敢欺瞒陛下,消息千真万确。”武曌陷入沉思,片刻后,她冷冷地说道:“看来,此事背后的水远比朕想象的要深。李铮,你务必彻查到底,不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李铮再次跪地,重重地点头。林羽与李铮相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决心。他们深知,一场与黑暗势力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前路或许荆棘密布,但为了武周的安稳,为了百姓的安康,他们绝不退缩。

喜欢医途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医途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