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努力工作挣钱,就是为了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所以家里好,我们才能好。”苏兰芷说道。
苏母欣慰的点点头,人家一个孝顺的孩子都难得有,而她却有这么多孝顺的孩子。
她真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
由于已经进入冬天,大清早的海风跟刀子似的,大人都受不住,更别说和王台怀里那个小家伙。
一家人商量着,决定今天傍晚就返程,不等到明天早上了。
下午,苏母指挥着章俊辉、祁靖峰和贺望天三个手快脚快的女婿,做晚饭。
在男同志们负责做晚饭的时候,苏兰芷给苏兰月冲了一杯麦乳精,小声的说道,“四姐,你不用再担心那个钱听荷的事情了。”
苏兰月疑惑的看着她,“怎么了?”
“钱听荷那边有我来安排,你不用再担心她过来闹事了。”她知道四姐一直担心着钱听荷那边的事情,一个人想太多,不但会影响情绪,还会影响身体,她不想让钱听荷的事情影响到苏兰月的心情。
她要让钱听荷的那些计谋,连施展的机会都没有。
没多久,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就端上了桌。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热热闹闹,苏母一边给几个小的夹菜,一边叮嘱大家一会儿路上小心。
饭后收拾妥当,几人推着自行车在院里集合。
“妈,我们走了,下个月放假再回来。”苏兰芷回头挥了挥手。
“路上骑车慢点。”苏母和苏父站在院门口,一直看着他们的背影。
几辆自行车从苏家院子里骑出来,在村里的土路上排成一串。
这画面,谁家能一下子凑出这么多自行车?
路过的村民都停下脚步看,眼里满是羡慕。
要知道,一辆自行车他们都得攒上几年,结果苏家这几个孩子有出息,在城城里挣了钱,几乎人手一辆。
“瞅瞅人家苏家,当初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现在多风光。”村里人羡慕的说道。
“哪里会想到现在竟然展的这么快,那个时候我们都以为只要种地就行了,现在只有眼馋的份……”
大家的交谈声,飘进苏兰芷耳朵里,她没有回头,只是抱紧了怀里的孩子。
父母有远见,会为自己的孩子打算,孩子才能有出头的机会,才能反哺到父母。
这些只想着从孩子身上索取,只想让孩子干那些农活的,他们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苏兰语劝郑明远自己报名参加高考之后,还陪着郑明远买了一些复习资料,之后郑明远就跟千千万万的考生一样,白天上班,晚上在灯光下啃书本,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扑在了复习上。
可再忙,他也没断了给苏兰语写信的习惯,还是跟从前一样,一个星期能寄来两三封,字里行间满是年轻人的热忱,有时说复习的进度,有时候说工作上的趣事,末了总不忘问一句她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