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母最近没再露面。
倒是沈穗看报纸上论战,看得津津有味。
文化人就是不一样,骂的都很高端。
引经据典的攻讦真的很有意思。
虽然为了搞懂他们到底在骂什么,花费了沈穗不少时间。
有些专业名词她不太懂,没少跟人请教。
整体来说,暂时没用的知识增加了。
日后能不能派上用场,谁知道呢?
不过有心情看骂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别看报纸上早高端论战,还在上价值观。
可群众给与的反应很真实。
罗东方不止搞到了歌词,还弄到了磁带。
甚至拷贝了一份给单林染寄了来。
“听说,有人搞这个都赚了好大一笔钱。”
单林染听了好几遍,觉得被戳中了。
哪怕他年纪轻轻就做了主编,算得上事业有成。
哪怕他早已经告别学生时代。
可就是被戳中了心底的一处柔软。
也难怪这录制的并不算好,有许多杂音的摇滚歌曲,会在地下市场有那么大的反响。
“挺好的,报纸上骂得越厉害,反响就会越大。”沈穗笑了起来,“物极必反嘛。”
是这个道理。
“我寻思着,说不定还会给这两人做个专访,到时候加以引导。”
国家的态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好事可以做榜样,坏事同样可以树立典型。
这俩摇滚青年还跟坏事没什么关系,稍微引导下方向,同样能为国家所用。
沈穗也觉得,堵不如疏。
禁酒令带来的结果是酒品黑市空前繁荣。
与其禁,不如有意识的疏导。
单林染看到沈穗眼底迸出灼热的光芒,“能联系到他们吗?”
“姑奶奶你这可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我试试看吧。”单林染也不敢打包票。
他知道沈穗要做什么。
肯定是想要在衣服上“做手脚”嘛。
有国家背书,这俩摇滚青年再无意中提上一嘴。
牛仔裤什么的肯定更加广受欢迎。
这么好的商机,沈穗不想放过也情有可原。
沈穗在都倒是也有关系,不过展红旗是《解放军报》的,不是很合适。
相对来说,让单林染找罗东方打听会方便些。
毕竟那份磁带就是罗东方搞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