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妙厨 > 第二百五十章 外传(第2页)

第二百五十章 外传(第2页)

宋妙晓得自己问得细,对方不知其中目的,不敢回答,便道:“因是做宴席菜,要看看来人出身,有人嗜甜,有人爱酸,有人口重,有人口轻,口味爱好同出身、籍贯、来历都有关系,虽然未必十分准,也能当个考量。”

玉荷好奇问道:“这要怎么看?比如咱们老夫人是江南东路出身,后头才入的京。”

宋妙道:“譬如家中老夫人江南出身,口味更爱甜——我调料汁时候,就要多揉几种醋进去,再少下一点盐。”

她在这里解释,说到前头籍贯、出身影响口味时候,那田婶子本来觉得不过泛泛之谈,但凡正经学过几年菜,稍微用点心思的都能知道,便不怎么当回事,都要去看菜了,听着听着,就又站住了脚步,忍不住问道:“想要甜,不是应当多一点糖么?为什么要拿醋来调?又同盐有什么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妙笑道:“婶子晓得的,想要甜,先放盐,盐能提显甜味,但糖下多了,挂浆太浓太稠,就会压住当中肉味,也会粘牙挂舌头,吃着难免不爽利,故而不能多放,最好拿醋来调和酸甜。”

“但想要调酸,醋并非越酸越好,选酸度合宜的,才能既不刺激口舌,又平衡甜味,醋中本来有盐,下了醋,就要根据醋的量来减少盐的量。”

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宋妙虽只寥寥几句,但她讲得很浅,道理又很通,哪怕不懂厨事的,也觉得有新奇,又颇有道理,而田嫂子是有师承的厨娘子,愈有所感触。

“确实!酸甜味道不是越重越好,但醋只能先买,很难找到合适酸度——宋小娘子怎么办?”

“我惯用自己泡的果醋,其中能带一丝果味,成菜更香,若是在外头,可以拿几种醋合出来汁子,实在没得选,只好按着醋的酸度调糖、盐。”

宋妙说着,转头看了看大饼。

后者机灵得很,立刻从背上小包里取出来一只葫芦。

宋妙接过,凑到田婶子面前,打开葫芦,对着她鼻子方向扇了扇。

田婶子一下子就闻了出来,道:“这杏醋?好香的杏子味!”

宋妙点头道:“泡了果子的醋放不久,最好个把月就用完,越快越好。”

又道:“不过这一道菜里醋的酸度多一点,少一点,其实反而没有那么重要——我娘教我一个说法,唤作糖盐比,说的是一样吃食里头盐和糖的用量,这个调好了,酸甜口的菜就很难做不好。”

田婶子叹道:“盐和糖调好了,什么口的菜都很难做不好!你娘必定是个厉害厨家!”

宋妙笑笑,不再多说。

两人在这里说话,边上许多人虽然没有围过来听,但此时距离开席还早,众人洗洗切切的多,并不算吵闹,自然把这一番讨论尽数听清。

都是厨房里头做事的,哪怕不全是掌勺,也觉得很长见识,不少人甚至转过头,竖起耳朵,只等宋妙继续往下说。

但那玉荷弄明白了宋妙意思之后,一点也不耽搁,立刻就答道:“前头预备开两席,一席是主客,一共八位,多是跟老夫人差不多年纪的,多是两江两浙人,小时候没少吃米食糯食——老夫人一心想给她们试试娘子做的麻糍。”

又道:“另一席是小儿座,一共六位,但来多来少一两个都是常事。”

她不但爽快回答,还主动问道:“宋小娘子方才问人数,是想估着人头做菜吗?最好预多不预少,免得难看。”

宋妙没有多做解释,只笑着道了谢,又转头继续问那田婶子道:“婶子,我看这里麻糍是最后上,做饭后小点,能不能商量一下,把它拿掉,我看原本已经有了一个酥酪,一个银耳莲子羹,十分足够了。”

又道:“我晓得老夫人她们要先用了午饭再去赏荷,麻糍毕竟糯食,席间又多是老人,我怕她们吃了胀肚,不克化,不如赏玩回来之后,下午再当零嘴吃着玩——能吃就吃一口,不能吃放着也不打紧。”

说完,考虑口味间隔,她又提议把咕噜肉往后头又推了一个菜。

田婶子道:“我原也是想把咕噜肉放在第五个上的,只毕竟这位置有点太靠后,因你是客厨,我怕你多想,就往前提了提……”

人敬我,我自然要敬人。

宋妙笑道:“婶子放心,都是为了把这一席做好,府里厨房才最晓得老夫人同一众客人口味,我毕竟是外厨,全听诸位安排,怎么合适怎么来。”

虽然不过盏茶功夫,多说了几句话,但宋妙站到分给自己的灶台、案台面前的时候,很明显感觉到厨房里头众人对待自己的和气。

这跟刚刚打招呼的时候那种客气不一样,甚至带有一点殷勤。

取菜时候,她还想着跟大饼一起去拿篮子、铜盆,腿都没迈出去两步,边上立刻就有人送了过来,笑道:“我才领了,小娘子使我这个,都没用过,又才过了水,干净得很——你挑菜有个什么说头吗?”

洗菜时候,甚至有人主动领着大饼去水井边上。

等到预备切菜了,宋妙正要上前收拾呢,早有人往边上腾挪了位置出来,又帮着一起整理,后续一边剁肉,一边不忘分心看着宋妙切蓑衣黄瓜。

后厨按部就班在做菜,前头客人们则是携孙带小的次第到了。

何七带着几个小厮在外头相迎。

见了他,来客几乎个个都要打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