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嬛左右望了望,虽然四下无人,可也晓得她的意思。
她随意地拱了拱手:“那便不多说了,你好好做你的读书郎,等到你出了宫,记得来府中寻我。你我相识一场,不愿最后成了陌生人。”
高嬛走后,顾淼便去了藏书阁。
她素来不爱读书,从前在烛山泊时,顾闯也曾为她请过先生,可是她根本读不进去书。
看多了字便眼晕,还不如拉弓学箭。
这一次,新帝让她来藏书阁,名义上是“修史”,顾淼晓得这里的藏书阁有前朝的旧史,因而她便应下了这个苦差。
孰料,这门苦差,一做便是半月。
新帝还特意令人在阁前临时搭了一个靶场。
虽然顾淼查阅了不少前朝的旧史,对于鹤娘的所知,依旧知之甚少。
她整个下午的时间,大部分便是练箭。
这个时候,梁从原时常也会来藏书阁。
他常常问她北项的事情,譬如老葛木,小葛木,还有革铎。
梁从原笑问:“你真认为凭小葛木一人,便能杀得了革铎?我素来听闻,革铎心狠手辣,而小葛木性情软弱,唯覃氏马首是瞻。”
顾淼当然并非亲眼所见革铎如何死的,但是那一日他们的的确确遭到了他的围堵与追杀。
她斟酌片刻道:“我猜是小葛木受了覃氏指点,或是另有高人指点,他应该是埋伏在外,引革铎上钩。”
“请君入瓮。”梁从原笑了半声,“听上去倒是有些耳熟。”
说着,他顺手取了箭筒里的羽箭,又兀自拿了顾淼放在身侧的角弓,挽弓对准远处的靶台。
箭在弦上却未发。
他扭头望向顾淼的拇指,轻声道:“今日来得急,忘了戴扳指,将你的骨戒借予朕。”
顾淼心中觉得有些古怪,不由升起一丝不快,但他既称“朕”,她仿佛不得不从。
顾淼默然地摘下了拇指上的扳指递给了梁从原。
“多谢。”
他笑着接过,戴在了自己右手的拇指上。
羽箭离弦而去,状若白星,正中靶心。
日影缓缓西斜。
日落过后,宫中的华灯次第亮了起来。
戌时将至,仆从端着一盅汤药,轻手轻脚地进了寝殿,跪地拜道:“参见陛下,此药膳是娘娘特意为陛下熬制,奉奴端来。”
宫里只有一个贵妃娘娘。
月余以来,贵妃娘娘总会亲手为陛下熬制汤药,令人奉来。
梁从原时而喝,时而不喝。
今夜,他如同往日一般,已经早早地上了榻,然而他却并未像往常一般,令人将瓷盅留在帘外。
他起身,掀开竹帘,披头散发地立在了仆从身前。
仆从捧着瓷盅,心头大惊,只敢默不作声地垂首,又道:“奴拜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