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光线昏暗,但学生们的脸上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赵校长,您看,这个角度怎么样?”一名女学员抬起头,笑着问道。
“再调整一下,弧度要更流畅一些。”赵振邦走上前,亲自指导。
“老师说,机器会说话,只要你肯听。”女学员说道。
赵振邦点了点头。
他深知,这些老旧的机器,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历史的见证,是老工业基地曾经辉煌的象征。
几天前,赵振邦接到通知,国企代表即将抵达考察“锈带联盟”的改制方案。
他没有组织任何迎接仪式,而是直接带领代表团走进了这间废弃的车间。
考察团的成员们看着眼前的一幕,都感到非常震撼。
他们没有想到,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这些学生竟然能够创造出如此惊人的成果。
考察团离开后,赵振邦收到了一份密报:上级决定暂缓收编“锈带联盟”,转为“特区试点”。
赵振邦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胜利。
这只是上级为了稳住局面,采取的一种缓兵之计。
他在会议纪要的末尾,加了一句:“试点可以,但主心骨不能换。”
深夜,赵振邦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赵振邦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赵校长,不好了!吴青山在巡线途中突遇雷暴,一处关键塔基出现接地异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雷声如同无数战鼓在耳边擂动,豆大的雨点砸在吴青山的蓑衣上,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闪电撕裂夜空,将湘西的山峦映照得忽明忽暗。
他死死地盯着眼前被雷劈得焦黑的电线杆,刺鼻的焦糊味呛得他直咳嗽。
坏了,这可是主干线,整个片区都指着它供电!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沿着线路开始紧急排查。
手电筒的光柱在风雨中摇曳,很快,他现了问题所在——原本作为安全保障的“双回路冗余”线路,竟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彻底冲断,只剩下光秃秃的杆子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就在他心沉到谷底时,一道异样的光芒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断裂的线路旁边,竟然多出了一条临时架设的绝缘缆,蜿蜒着没入黑暗之中。
吴青山凑近一看,顿时愣住了,这哪是什么绝缘缆,分明是用高压锅的密封圈与自行车钢圈,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绞合而成!
是谁?谁这么大胆,又这么…聪明?
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顺着这条简陋的“生命线”开始追溯。
三公里之后,他来到了一处废弃的窑洞前。
洞口亮着微弱的光芒,两个衣衫褴褛的村民正围着一堆篝火取暖。
见到吴青山,两人显得有些拘谨,递过来一张皱巴巴、泛黄的图纸。
“吴老师,我们…我们是照着您去年讲课的笔记改的,也不知道行不行。”
吴青山接过图纸,瞬间明白了。
那是他去年下乡普及电力知识时,随手画的一些电路图和故障排除方法。
“行!太行了!”他激动地拍了拍村民的肩膀,这土法子,简直是绝了!
当夜,在吴青山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抢修完成。
电流重新涌入电线,山区的灯光一盏盏亮起,驱散了黑暗。